经常有宝妈提问,我的宝宝由于某某原因使用过丙种球蛋白等血液制品,请问还能接种疫苗吗等问题,今天我们就聊聊血液制品与育苗接种的问题,希望宝妈宝爸们看完后有所收获,别错过了宝宝疫苗的最佳接种时机。
哪些血液制品可能影响疫苗的接种?
血液制品主要包括全血、红细胞制品、血浆及血浆衍生制品、血小板制品等。不同的血液制品,制备方法不同,但是绝大多数血液制品中均会存留一定量的抗体——免疫球蛋白。应用血液制品后,这些抗体进入人体内,有可能和疫苗中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,干扰机体对这种疫苗的免疫应答。血液制品所含的抗体滴度越高使用剂量越大,抗体在体内衰减的耗时越长,对后续疫苗接种的影响则越持久。 例如,我们熟知的“丙球”,即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,是一种标准的免疫球蛋白制剂(免疫球蛋白G含量超过95%),包含了针对多种病原体的保护性抗体。特异性免疫球蛋白,如乙肝免疫球蛋白、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,它们虽然富集了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的高效价抗体,但是也“无意夹带”着少量的其他类型抗体。全血、血浆等血液制品中也未能剔除所有的抗体成分。不过洗涤红细胞中抗体含量微不足道,不会干扰疫苗的接种。
哪些疫苗不会受到血液制品的影响?
不是所有疫苗的接种都会受血液制品的影响,血液制品的应用对于下列疫苗的影响甚微,可以正常接种:灭活疫苗、类毒素疫苗、口服活疫苗(脊髓灰质炎、轮状病毒,伤寒口服疫苗)、鼻内活疫苗(减毒活流感疫苗)、卡介苗、黄热病疫苗。
因此,这些疫苗可在应用血液制剂同时或前后的任何时间接种。例如:新生儿同时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,可提供及时保护作用及长期免疫力,而不影响疫苗的有效性。
哪些疫苗接种可能受到血液制品的影响?
主要包括注射用的减毒活疫苗。灭活疫苗、口服的减毒活疫苗(例如轮状病毒疫苗,口服脊灰疫苗)和皮内接种的卡介苗不受血液制品的影响。
现已证实,应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可在11个月内抑制麻疹疫苗的免疫应答,对风疹疫苗的抑制作用也得到证实,但对腮腺炎疫苗、水痘疫苗的影响尚不明确。如果在接种麻疹疫苗后的14天内应用上述血液制品,疫苗效果也会受到影响,可能需要重新接种。应用了血液制品后,接种麻疹疫苗需间隔的时间取决于血液制品的种类和剂量,具体见下表。
*仅列出目前内地有的血液制品,血浆制品包括冷沉淀,凝血酶原复合物等。IV:静脉注射;IM:肌肉注射。
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,在未得到确切的数据前,其他的减毒活疫苗,包括腮腺炎疫苗、风疹疫苗、水痘疫苗及他们的联合疫苗(麻腮风疫苗、麻腮风水痘疫苗)均参照麻疹疫苗的接种间隔时间接种。国内采用的麻风疫苗、乙脑减毒活疫苗、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国外很少应用,目前尚未制定相应的推荐意见,故建议同样参照麻疹疫苗的接种间隔时间。
如未能遵照推荐时间间隔怎么办?
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应用血液制品与疫苗的间隔时间不合适,也不会增加接种疫苗不良反应或应用血液制品的相关风险,顶多就是免疫失败。
如果在短于上表中推荐的间隔时间内接种了上述疫苗,除非做血清学检查确认已经免疫成功,否则应当在推荐的间隔时间后再接种1剂量疫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