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啊,到底要不要排空?有时同一位宝妈,还会遇到前几天叫她要排空,后几天又叫她不要排空,晕了,真晕了。其实以上那些说词都对,至于要不要排空,是根据宝妈在哺乳过程中具体情况而定的。

一、哪些情况建议喂奶后排空乳房?
1、产后第1~2周,哺乳后
产后第1~2周期间,哺乳后要排空乳房。因为在此期间宝妈一般会经历生理性涨奶期,宝妈受体内激素的影响,大量的血液和组织间液涌向乳房,同时,乳腺腺泡肿胀变大,造成乳腺导管受压,出奶缓慢,容易淤堵。刚刚分娩的宝妈,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会消耗很多气血,血容量不足,初乳粘稠度高,不利于排出,容易淤积堵塞乳腺导管,引发乳腺炎。
因此让宝宝早接触、早吸吮,有效排空乳汁,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乳涨,同时,有利于新手妈妈乳汁分泌经初乳、过渡乳到成熟乳,分泌量逐渐达到妈妈分泌和宝宝需求之间的平衡。
2、乳汁不够,需要追奶
因为最好的促进乳汁分泌方式是宝宝的吸吮,宝宝是妈妈最好的催乳师,宝宝吸吮次数越多,乳汁分泌的也就越多。而排空乳房的动作类似于宝宝吸吮,所以,充分排空乳房会有效刺激泌乳素大量分泌,从而产生更多的乳汁。
3、宝妈外出时间长
当宝妈要外出、上班或者宝宝因为生病不舒服等因素暂时不能亲喂时,要排空乳房。因为较长时间不哺乳,乳汁长时间淤积在乳房内,易滋生细菌,引发乳腺炎。还有如果不排空的话,就会给乳房造成“孩子要断奶了”的错觉,它就会开始减少乳汁的分泌,从而造成回奶。
二、以下几种情况,不要排空乳房
1、奶水达到“供需平衡”
当宝妈的乳汁已经够宝宝吃,达到供需平衡时,不要排空乳房。母乳喂养三要素:宝宝、大脑、乳房。宝宝吸吮乳房,将信号传给大脑,制造乳汁的荷尔蒙又作用于乳房,促使乳腺分泌出乳汁。
泌乳量是受大脑神经指挥的,但这个神经有个“盲区”,它“看不见”乳汁都去了那儿,它只能根据消耗掉的奶量来决定分泌量。也就是说,如果宝宝每顿只吃60毫升,但我们再额外吸出20毫升,大脑就会认为宝宝是真得需要80毫升,就会继续按80毫升分泌乳汁。
乳汁是按需生产的,排出越多,产出就越多,奶水大于宝宝的需求,会让宝妈觉得很疲惫紧张。当奶量过多,容易堵奶的宝妈们,由于经常性排空,乳汁就会变得越来越多,产生淤积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。如果宝妈乳房涨得难受,可以挤出或者吸出一些奶,直到乳晕、乳房表面变软一些,胀痛得到缓解即可,不需要排空。
2、断奶、回奶期间
在给孩子断奶的时候,不要排空乳房。在回奶的时候,如果将乳房排空的话,那么,乳房也就会继续产奶,这样不但起不到回奶的效果,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涨奶更厉害的情况,所以,断奶的宝妈切不可盲目排空自己的乳房,不然可能会让你在很久以后依旧有奶水。
三、所谓“排空”,到底是什么?
排空乳房,实际上是一种抽象的状态,从生理上来说,乳房是不会真正被排空的。妈妈们每次听到的“排空”,并不是要完全挤不出奶,而是随着乳汁排出,乳房渐渐变软,重量变轻,奶水很慢才能挤出一滴,乳房内大部分乳汁都被排出,这就是“排空”的状态了。不管是手动挤奶还是电动挤奶,都无法达到将乳汁完全排空的状态,宝妈尽量去吸出奶水就好。在吸奶时要避免动作太过粗暴,以免造成乳房瘀伤哦。